特种气体是现代工业的“粮食”
普通工业气体指指纯度在 99.99%纯度以内液态和气态氧、氮、氩,以及普通纯度的丙烷、二氧化碳、乙炔、丁烷、 工业氨、液化石油气、天然气等,上游行业为空气及工业废气、基础化学原料、气体分离设备制造业、容器制造业、 电力等能源,下游广泛应用于冶金、化工、新兴行业等领域。工业气体分为特种气体、合成气体、空分气体三大类。 其中,特种气体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应用的对纯度、品种、性质有特殊要求的气体,随着国防工业、科学研究、自动 化技术、精密检测(特别是微电子技术)的发展,特种气体成为工业气体市场规模增长新动力,广泛应用于半导体、 LED、光纤光缆、医药等新兴行业。
相关报告:智研咨询发布的《2019-2025年中国特种气体辅助设备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》
特种气体主要包括电子气体、医疗气体、标准气体、激光气体、食品气体、电光源气体等,其中,电子气体广泛用 于集成电路、显示面板、光伏能源、光纤光缆等电子产业的加工制造过程,主要包括清洗、蚀刻、光刻、外延、掺 杂等,是下游行业关键性化工基础材料,被誉为电子产业的“粮食”和“源”,现有单元特种气体 260 余种,可配 制成 25000 多种混合气体。
特种气体分类与用途
分类 |
主要产品 |
用途 |
|
电子气体 |
清洗、蚀刻 |
高纯四氟化碳、高纯六氟乙烷、高纯二氧化碳等 |
广泛用于集成电路、显示面板、光伏能源、光纤光缆、等电 |
光刻气 |
氪氖混合气、氟氖混合气等 |
||
外延气体 |
成膜气体:高纯氨、硅烷等 |
||
掺杂气体 |
乙硼烷、三氯化硼、磷烷等 |
||
其他 |
氮(6N)、氢气(6N)、氩(5.5N)、He(5N)等 |
||
医疗气体 |
医用氧、血气测定气等 |
诊断、手术、医学研究等 |
|
标准气体 |
由高纯碳氢气体配制 |
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用于校准测量仪器和测量 |
|
激光气体 |
氦氖激光气、密封束激光气等 |
用于国防建设、激光加工等 |
|
食品气体 |
二氧化碳、乙烯、氩等 |
用于饮料气体、蔬菜/水果保鲜等 |
|
电光源气体 |
氩、氪、氖、氙及其混合气 |
用于电器、灯具生产 |
目前,在我国特种气体年销售额中,电子行业约占40%,石油化工约占40%;医疗环保约占10%,其它约占10%。
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
全球特种气体行业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体系,尽管历史不长,但作为基础化工材料,在石油化工、金属冶炼、纺织建材、切割焊接、医疗卫生、食品贮藏和环保等领域,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。
70年代以来,随着新技术的兴起,特种气体又日益成为微电子技术、生物工程、新型能源、遥感激光、光导通讯、海洋工程、空间科学和国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新型气体材料。
到80年代末期,全球已开发出单元纯气270种以上,混合气18个门类,2000多个品种,38000多种规格,并随着新兴工业体系的不断出现,开发出更多更新的特种气体品种。
90年代至今,全球特种气体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。根据采样统计,全球气体巨头的特种气体业务约占气体总业务的35%左右,2017年,全球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在395亿美元左右,同比增长5.05%。全球工业气体的市场容量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,预计2018年全球工业气体容量为1220亿美元, 同比上年增长 7.96%。由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,世界工业气体的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,带动了中国工业 气体产业的快速发展;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 2010 年的 525 亿元上升至 2017 年的 1010 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 9.80%。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,工业增长趋于平缓,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整体增速也由快速增长时期过渡至稳 步增长时期。